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正文
现代医疗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022-03-24       来源: 跨界筑

医疗建筑是救死扶伤的生命线工程,在抗震救灾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医院建筑在地震中不仅要不倒塌,还应能继续使用,担负起救援的重要职责,所以医院建筑应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

汶川地震后,住建部颁布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提高了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场所的设防要求。这次修订中,明确将二级、三级医院均提高为重点设防类(即乙类),而且对于二级医院的急救处理范围不能或难以覆盖的县和乡镇中建立的具有外科手术室和急诊科的医院或卫生院,都提高了其抗震设防类别。

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3.0.2条,“重点设防类(乙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确定为乙类建筑的医疗建筑,一些计算参数与丙类建筑的选取有所区别:抗震等级应提高烈度后再查《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各种调整系数相应依此取值;剪力墙间距、抗震缝均应按照提高烈度后的烈度值进行计算;但最大适用高度可按本地区烈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1采用。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三十五条规定,“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按照经审定的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所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

建筑结构设计的可靠性要求具备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三大功能要求。作为民用建筑的公共建筑医疗建筑,需着重注意满足可靠性功能要求的安全性,这就要求设计初期对医疗建筑的结构设计从楼盖体系的选择、结构缝的设置、主楼与裙房沉降设置、特殊医技用房的设计等格外注意。

楼盖体系的选择

门诊楼及住院楼柱网一般为7.5m~8.5m,且两个方向轴网相差不多。楼盖常采用井字梁结构。井字梁结构两个方向受力均匀,并且由于板的跨度不大,对于隔墙荷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因为板内需敷设较多的管线,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一般医疗建筑标准层层高4m左右,由于设备管线较多,建筑走廊净空要求在2.5m以上,所以对结构梁高有严格要求,此时根据柱跨度,走道部分框架梁可做成宽扁梁,楼盖采用密肋楼盖。宽扁梁应注意裂缝和挠度控制。

结构缝的设置

医疗建筑中的住院楼一般由一至两个护理单元组成。根据功能需要,建筑平面多为细长形。从结构上说,即长宽比经常可能达到6以上。建筑长度过长,结构受内部混凝土的约束,易产生温度裂缝;长宽比过大,狭长的建筑物在地震时由于梁端地震波有位相差而容易产生不规则震动,产生较大震害。所以,这种情况,通常在中部采用设置防震缝兼伸缩缝的方法将建筑分为两部分。但是,医疗建筑使用功能复杂,在医疗工艺设计中为了防止上下洁污交叉感染,结构中部经常无法设缝,所以属于超长结构。由于未设变形缝,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在设计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每隔30m~50m设置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

2.加强屋面保温措施,屋面板宜用双层双向配筋;

3.内外纵墙、山墙及端开间等温度应力较大部位做好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设计时考虑温度应力影响,增加配筋并采取构造措施;

4.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掺入少量外加剂,补偿混凝土收缩。当然,外加剂并不能消除后期温度变化引起的应力。

主楼与裙房基础沉降控制

综合医院一般分门诊楼和住院楼,住院楼多为高层建筑,而门诊楼多为4~6层的多层建筑。建筑功能上要求住院楼和门诊楼相连。由于高层和多层的荷载差异较大,所以基础易产生明显的沉降差,有可能产生结构难以承受的内力和变形。为了避免由此造成的结构上的过大的裂缝,可以在高层和多层之间设置沉降缝,将其分成两个独立沉降的单元。

设置沉降缝后,虽然解决了建筑物的沉降差异而产生过大裂缝的问题,但是由于上部结构必须在沉降缝两侧设置独立的抗侧力构件,形成双梁、双柱、双墙,给建筑在使用和功能上带来不便,结构上也存在基础埋深、整体稳定等问题。因此是否设缝,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如果不设沉降缝,高层和多层间的沉降协调就至关重要。

当高层与裙楼之间不设永久性沉降缝时,在设计中还需采取以下措施减少主裙楼间沉降差:

1.施工时先施工主楼,后施工裙楼;

2.主楼与裙楼间设置沉降后浇带,后浇带内混凝土待主楼沉降稳定后方可浇筑;

3.加大主楼与裙楼间连接基础梁刚度及配筋。

4特殊医技用房的设计

由于一些特殊的医技用房,如胃肠室、CT、DSA、核磁共振室等有防辐射的要求,根据防辐射当量不同,对机房墙壁及顶板的厚度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墙体采用360mm厚实心砖墙或200mm~300mm厚混凝土墙(但应注意混凝土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房间顶板及底板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0mm。直线加速器、伽马刀机房等混凝土墙的厚度要达到1.2m~2.5m,设计时应提出大体积混凝土的处理方法,如水泥应采用水化热较低的矿渣硅酸盐水泥,适当掺入少量化学添加剂等措施。此外,这些医技用房需要敷设很多管线,部分设备可能会有振动,房间的地面下沉部分需采用焦渣填充,上面覆100mm厚细石混凝土及建筑面层做法。设备管线可以从下沉部分中预埋,同时也可以有效解决设备振动产生的影响。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国洁净净化空调网,行业资讯随时“掌”握!

暖通家公众号 暖通家公众号
凡本网注明“来源或转载:XXX(非中国洁净净化空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凡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相关内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关键词:
 
 

关注
洁净净化